长春创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安全与保障措施内容

一、网站安全保障措施
1、网站应使用SSL证书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用户在网站上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2、通过配置网络防火墙,实现对网站的流量进行监控和控制,阻止恶意攻击和未授权访问。
3、网站应配置安全防护机制,对恶意代码进行实时检测和拦截,避免因为恶意代码的存在导致网站漏洞。
4、对网站的后台管理页面和数据库进行权限控制,只允许授权用户访问和操作,防止未授权用户入侵。
5、管理系统建立双机热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保证备用系统能够及时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网站应配置异常监控和日志记录系统,实时监控网站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7、公司机房按照电信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独立UPS不间断电源,能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防磁和防鼠检查。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目标
1、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策略、风险评估和管理、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安全事件处理等措施。
2、强化目标管理:落实保密工作职责制,确保各级人员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3、加强涉密载体管理:加强对涉密笔记本电脑、软件、移动存储介质等新型载体的保密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4、加强保密工作调研与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掌握保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制定有效的保密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要求
1. 信息资产分类与标记
信息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保密程度进行分类和标记,如绝密、机密、秘密和一般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需要明确的标记,以便人们在处理信息时能够准确识别其保密级别。
2. 信息存储保护
对机密信息的存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访问或者数据泄露。定期备份和恢复措施的建立,确保信息在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对于过期或不再需要的信息,需要进行合适的销毁处理,以避免被他人恶意利用。
3. 信息传输加密
对于涉及机密信息传输的场景,必须采取加密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或者使用VPN等虚拟专网通道来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物理介质也需要进行加密保护,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4. 信息访问控制
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特定的信息,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定期审计和监控用户的访问行为,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5. 信息安全监测和应急措施
建立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制定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减轻损失,保护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的执行
1. 明确制度要求
制定详细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明确信息保密的目标、原则、要求和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和保密级别,制定具体的保密措施和操作流程。
2. 实施保密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信息安全保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密技能。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责,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确保员工能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保密要求。
3.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
采用物理保密措施,如设立保密场所、配备保密设备、严格控制进出人员等。加强管理保密措施,如制定保密协议、实施访问控制、加强密码管理等,确保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和使用。
4. 加强监督和评估
设立保密工作监督机构或专员,对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对保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完善制度。建立保密工作奖惩机制,对保密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保密规定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
三、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在用户注册、使用网络表演服务过程中,应当明确告知用户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目的、方式和范围。
2、收集用户信息应当遵循用户同意原则,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信息。
3、采用加密、脱敏等安全技术手段,确保用户信息的存储安全。
4、严格限制用户信息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使用用户信息。
5、用户信息的使用应当遵循用户同意和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超出用户同意的范围或业务功能需要。
6、在用户信息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等安全技术手段,确保用户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7、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将用户信息共享给第三方。如需共享用户信息,应当明确告知用户共享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取得用户同意。
8、当用户注销账号或网络服务终止时,应当及时删除或匿名化处理用户信息。
9、对于不再需要的用户信息,应当及时销毁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10、建立用户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处理措施。
11、发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和损害用户权益。
12、对于用户信息安全事件,应当及时通知用户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13、定期对网络表演网站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14、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应当及时整改和修复,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5、对于违反网络表演网站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